画廊首页 书画原作 西画雕塑 装裱修复 良师益友 名家查阅 古玩鉴赏 名家留韵 痴古藏画  联系我们
 
 

 
晚清以前景泰蓝投资与收藏

 

晚清以前景泰蓝投资与收藏
  


  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由此可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

  到明朝景泰年间,即1450年到1456年,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这就是今天依然还在使用的"景泰蓝"。

  从那以后在着色上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但在铜质材料上却进展迅速----清代乾隆年间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作原料,这时,景泰蓝工艺终于达到顶峰。

  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蓝工艺名称谓金属胎掐丝。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我国古代工匠们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
  
  明代初期掐丝珐琅器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延至景泰年间特别受到皇帝的青睐,以至宫里许多御用器具都改用该类掐丝器。同时因蓝色珍贵,称佛头蓝、宝蓝,故而后人约定俗成将该类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称之为景泰蓝。

  我们所指的景泰蓝收藏当然不是指当代和近代的大量用机器等先进生产工具制作的产品,而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的景泰蓝。因为景泰蓝的工艺繁复,须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珐琅釉)、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项工艺,每项工艺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可疏忽,否则就会报废,前功尽弃。尤其是造型奇特的景泰蓝,如人物、走兽、各色的瓶件等,制作难度很高,非一般工艺匠可以完成。所以,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景泰蓝产品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

  其次,景泰蓝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亦有用金、银为胎的,珐琅釉多系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还须鎏金工艺,耗金量亦大。景泰蓝的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的成本,比之明清瓷器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再次,景泰蓝虽硬,但珐琅脆、易碎,且无法修复还原。十年浩劫后,国内遗存民间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蓝几乎荡然无存。目前在一些大型古玩商场和艺术品拍卖公司中出现的明清景泰蓝制品,金光灿灿,赏心悦目,大多都是近年来欧洲倒流回国的商品。稀少的存世量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和增值空间。而且当今市场上所出现的晚清及其以前的景泰蓝器皿,与之同时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器相比较,价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潜质也极大。


来源:互联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4 痴古斋画廊 版权所有
电话:0533-8211199 手机:(0)13605332655
chiguzhai@126.com